最高法院在(2017)最高法行申3687号裁定中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上述条款主要是针对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能坚持工作,需要紧急到医院进行抢救的情况而设定的。如果是在回家之后再到医院救治或突发疾病死亡的,就不属于这一条规定的适用范围。
发布于 2022-04-13
631阅读
0点赞
邱淑真是浙江某公司员工,在台州上班,劳动合同期限自2018年4月2日起至2021年4月1日止,约定工作地点为浙江,月基本工资为18000元。 2020年10月4日,邱淑真生育一子,2021年3月18日,公司通知邱淑真合同顺延至哺乳期届满之日终止。 2021年3月18日,公司向邱淑真出具《通知书》,载明:因浙江-台州职场撤销无办公地点,为了就近安排工作,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决定,通知邱淑真从2021年3月22日开始至杭州职场上班,薪资待遇不变,要求邱淑真自收到该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前往杭州职场报道,如超期未报到者
发布于 2022-04-08
564阅读
0点赞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认定工伤的情形,参加工作日组织的团建活动受伤是否可以认定工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看团建活动和工作有无关联。
发布于 2022-04-08
639阅读
0点赞
2019年12月12日,川崎公司与高阳签订《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约定自2019年12月12日起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公司向高阳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金额共计11525元。同时约定双方之间在劳动报酬(含加班工资、年终奖等)、社会保险(公积金)、假期(含年休假等)、工伤职业病、经济补偿等劳动及民事权益方面不存在任何其他争议或纠纷。高阳承诺并保证不会在本协议约定之外再向公司提出任何其他主张或请求。
发布于 2022-04-06
689阅读
0点赞
无驾驶资质的工人,在车间内驾驶装载机工作时不慎致工友死亡,作为员工,他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应承担责任,责任承担比例为多少?用人单位赔付后是否有权向其追偿?
发布于 2022-04-06
653阅读
0点赞
袁某于2018年3月20日入职某金融服务公司,担任高级产品经理。双方订立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袁某月工资标准为2.5万元,由基本工资1万元、岗位工资1万元及绩效工资5000元构成。2020年9月1日,某金融服务公司在微信工作群中通知,因经营出现困难,依据上级集团公司制定的《绩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决定自即日起停发绩效工资。袁某对停发绩效工资有异议,于是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
发布于 2022-04-01
536阅读
0点赞
2011年6月,于某到包头某实业公司工作。2020年5月16日,于某在工作中被失控的阀门挤伤造成骨折,后于某被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停工留薪期至2020年8月。于某在停工留薪期内,公司按照其受伤前工资4432元/月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
发布于 2022-04-01
536阅读
0点赞
现发布《北京市外地人员务工管理办法》,自1989年12月15日施行。 北京市外地人员务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外地人员)的管理,维护劳务市场管理秩序,严格控制本市流动人口数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制定本办法。
发布于 2022-04-01
661阅读
0点赞